葉酸不足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現神經管畸形、先天心臟病或唇腭裂;還可能導致孕婦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和胎兒早產……若過量增補葉酸,則會掩蓋維生素B12缺乏,并導致神經損害進行性發展;同時,大劑量葉酸會干擾鋅的代謝,使胎兒發育遲緩。因此,葉酸的補充講求適量。
葉酸只能外源性攝入
葉酸又稱維生素B9,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攝人。
常見食物中葉酸含量(ugDEF/100g)圖源見文末參考文獻
平衡膳食是改善葉酸營養狀況的首選措施。深綠色蔬菜、柑橘類水果、豆類、堅果、動物肝臟等食物內富含天然葉酸(folate)。藥物、增補劑、強化食品內添加的葉酸多為人工合成葉酸(folie acid)。
天然葉酸的生物利用率低,只有人工合成葉酸的60%左右。因此,對于葉酸缺乏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可進一步采取葉酸補充或強化食物等措施改善葉酸營養狀況。
葉酸補充應貫穿整個孕產期 備孕、孕早期婦女(一般人群)
無高危因素的婦女,建議從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增補葉酸0.4mg/d或0.8mg/d,直至妊娠滿3個月。
存在以下情況的婦女,可酌情增加補充劑量或延長孕前增補時間: ①居住在北方地區,尤其北方農村地區 ; ②新鮮蔬菜和水果食用量小 ; ③血液葉酸水平低 ,備孕時間短。
建議備孕和孕早期婦女多食用綠葉蔬菜、新鮮水果等富含葉酸的食物,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體重,從而降低胎兒神經管缺陷的發生風險。
孕中、晚期婦女
推薦孕中、晚期婦女除經常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外,繼續增補葉酸,增補劑量建議為0.4mg/d。
哺乳期婦女
推薦哺乳期婦女除經常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外,繼續增補葉酸,增補劑量建議為0.4mg/d。
葉酸在臨床應用上還與這些疾病相關 心血管疾病 葉酸水平降低導致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對于合并高Hcy血癥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推薦補充葉酸,以降低Hcy水平。 對于伴有高血壓的高Hcy血癥患者,為降低首次腦卒中發生風險,可以采用葉酸單藥或包含葉酸的固定復方制劑。 每日服用0.8mg葉酸或聯合服用維生素B12可以達到最佳的降低Hcy水平的效果。
腦卒中 高Hcy血癥是腦卒中明確的危險因素。對于單純高Hcy血癥患者,為降低首次腦卒中發生風險,可以考慮每日補充葉酸0.8mg,也可聯合維生素B6、維生素B12治療。 對于近期發生缺血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且Hcy水平輕至中度升高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葉酸、維生素B6及維生素B12降低腦卒中復發風險。 認知障礙 認知障礙患者無葉酸缺乏證據時不提倡長期持續服用葉酸。 認知障礙患者應常規檢測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水平,合并葉酸缺乏者,可予以補充葉酸0.8mg/d。
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在應用抗抑郁藥尤其是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的基礎上,合理補充葉酸(建議0.5-2.5mg/d)可提高治療的反應性。 哪些檢測可以為葉酸的適量補充提供依據 8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標準在幼有所育部分新增1項“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服務”,即為農村計劃懷孕生育婦女在孕前3個月至孕早期3個月增補葉酸,并提供健康指導、追蹤隨訪等服務。該項服務為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本次將其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
那么,哪些檢測可以為適當補充葉酸提供依據呢?
血清葉酸能反映近期膳食葉酸攝入量,但單獨檢測血清葉酸水平并不能區分一過性膳食葉酸攝入不足和慢性葉酸缺乏狀態 。 紅細胞葉酸水平可反映慢性或長期(4個月內)葉酸營養狀況,更適合于評價葉酸干預效果。 迪安診斷推出的葉酸代謝能力基因檢測,通過檢測基因可及早發現不同個體對葉酸代謝吸收利用水平,制定符合不同葉酸代謝能力的個性化葉酸補充方案,可有效減少葉酸缺乏和葉酸過量的風險。
參考文獻 《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 《圍受孕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指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