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耳日 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科技助聽,共享美好生活”。聽覺是人們感知世界、交流信息、體驗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徑,然而全球有超過15億人正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我國是世界上聽力障礙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統計,我國聽障人口數量已突破2780萬,占殘疾人總數之首,并占據了中國總人口的1.67%。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新增聽障兒童數量逐年攀升,這一嚴峻形勢凸顯了保護聽力健康的重要性。針對新生兒遺傳性耳聾的預防,一系列問題被反復提及:父母聽力正常,寶寶也會有聽力障礙?聽力損失和遺傳有多大的關系?有什么檢測可以提前預知遺傳性耳聾?
大約七成的遺傳性耳聾由這四個基因變異導致
在中國,通過對大量人群的研究發現,有四個關鍵基因在由遺傳因素導致的耳聾中起著重要作用,聯手“制造”了大約70%的遺傳性耳聾病例。它們就像影響聽力健康的“開關”,分別是GJB2、SLC26A4、MT-RNR1和GJB3。在中國新生兒里,這些致病基因的攜帶率高達5%-6%。
GJB2基因&先天性耳聾 耳聾患者致病基因攜帶率:21% 正常人群致病基因攜帶率:2%-3% 就像聽力世界的守護者,當這個基因出現問題(比如出現純合或復合雜合突變),孩子可能天生就有聽力障礙,或者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去聽力。即使聽力正常的父母雙方只是各自攜帶了一個有問題的GJB2基因,他們的孩子也有1/4的概率會患上耳聾。 SLC26A4基因&一巴掌致聾 耳聾患者致病基因攜帶率:18.6% 正常人群致病基因攜帶率:2% 這個基因與一種叫做大前庭水管綜合征的情況有關。患有這種癥狀的孩子出生時聽力可能正常,但長大后如果頭部受到撞擊或是顱內壓力變化,就可能導致聽力突然下降甚至完全耳聾。此外,該基因突變還可能引發青少年甲狀腺腫大和幼年時期聽力損失的“先天性甲狀腺腫-耳聾綜合征”(Pendred綜合癥)。 MT-RNR1基因&一針致聾 耳聾患者致病基因攜帶率:3.7% 正常人群致病基因攜帶率:0.3% 它像是個對特定藥物敏感的“警報器”。如果有人攜帶了這個基因突變,在使用氨基糖苷類藥物(如某些抗生素)后,可能會對耳朵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導致耳聾。而且這個基因是通過母親線粒體遺傳的,意味著媽媽家族中的親戚都應關注并篩查此基因,避免接觸相關藥物。 GJB3基因&后天性耳聾 耳聾患者致病基因攜帶率:2.1% 正常人群致病基因攜帶率:0.4% 這個基因與后天出現的高頻聽力損失有關,也就是隨著年紀增長,人的聽力會慢慢減弱。不論是顯性還是隱性遺傳方式,如果有GJB3基因突變,都有可能出現遲發性聽力問題。
基因篩查是預防遺傳性耳聾的有效手段 根據遺傳模式,盡管父母雙方聽力正常,他們仍有可能是耳聾基因的攜帶者,并且在特定的遺傳條件下,孩子依然有可能遭受耳聾的風險。因此,即便是聽力正常的父母,在考慮生育時進行耳聾基因篩查也是有意義的,這樣能夠更早地發現風險,為孩子的聽力健康保駕護航。 作為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根據國家的出生缺陷三級預防的模式預防遺傳性耳聾的發生。 一級預防:在婚前或孕前進行耳聾基因篩查,檢查夫妻雙方是否攜帶耳聾基因,提供生育指導。 二級預防:在孕期進行產前耳聾基因篩查與診斷,避免耳聾患兒降生。 三級預防: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及耳聾基因篩查,提前發現遲發性和藥物性耳聾將被動治療轉為提前主動預防。 三級預防體系中強調的耳聾基因篩查,針對不同階段人群實施精準檢測: 1.計劃懷孕或已孕夫妻: 在婚前、孕前及孕期均推薦進行耳聾基因篩查。對于孕婦群體,為確保后續進一步診斷及干預的時間充足,建議耳聾基因篩查在15+6周之前進行。若夫婦雙方、直系親屬中有耳聾患者,建議先進行耳聾基因診斷,明確遺傳性耳聾的致病基因,并視情況考慮進行產前診斷。在再次妊娠時,為避免遺傳風險,可以考慮實施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技術。 2.新生兒群體:建議耳聾基因與聽力篩查聯合進行,旨在早期發現潛在的遺傳性耳聾風險,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保障兒童健康成長和聽力功能的正常發育。 迪安診斷耳聾基因篩查服務
更全面的耳聾基因診斷助力找出病因
耳聾的表型譜很廣,遺傳異質性高,除了上述四種基因變異相關的遺傳性耳聾之外,還有大量的耳聾難以通過表型判斷致病基因。所以,為了找出導致耳聾的確切原因,醫生會借助更全面的基因檢測工具來幫助診斷,并據此給出后續治療和管理的方案。
哪些人應該考慮做耳聾基因檢測呢? 1.非外界環境因素(比如感染、噪音或藥物)引起的先天性耳聾或后天性耳聾患者。 2.有耳聾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家族中有多人耳聾,耳聾基因攜帶風險高。 3.耳聾合并身體其他系統異常,考慮綜合征型耳聾,建議做基因檢測來查明病因。
通過耳聾基因檢測,可以有效發現非綜合征型以及綜合征型耳聾患者的特定遺傳病因,從而指導臨床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和治療方法。通過對耳聾家庭成員的基因分析,可以評估他們自身的患病風險及子代出現耳聾的再發風險,這將對婚育決策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迪安診斷耳聾基因診斷整體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 專家組,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耳內科學分會,等. 孕期耳聾基因篩查專家共識[J]. 中華耳科學雜志,2022,20(2):217-221. DOI:10.3969/j.issn.1672-2922.2022.02.010. [2] 中國耳聾基因篩查與診斷臨床多中心研究協作組,全國防聾治聾技術指導組. 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規范[J]. 中華醫學雜志,2021,101(2):97-102.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01029-02957. [3] 中國耳聾基因篩查與診斷臨床多中心研究協作組,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 中國耳聾基因診斷與遺傳咨詢臨床實踐指南(2023)[J].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23,58(1):3-14. DOI:10.3760/cma.j.cn115330-20220609-00342. [4] Lieu JEC, Kenna M, Anne S, Davidson L.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 A Review. JAMA. 2020 Dec 1;324(21):2195-2205. doi: 10.1001/jama.2020.17647. PMID: 3325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