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經典的“三多一少”,這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臨床癥狀。近日,一位來自浙江衢州的12歲男孩走進了內分泌科診室,主訴出現口干、多飲、易饑餓的癥狀,經醫院檢查,確診為糖尿病。臨床醫生在追溯其家族史時發現,男孩的奶奶也患有糖尿病。為了更好地明確病因以及精準治療,男孩接受了單基因糖尿病基因檢測。
經基因檢測,發現受檢者線粒體基因MT-ND6上 m.14692A>G的均質性變異,ClinVar數據庫收錄該變異位點為致病[1]。線粒體基因突變糖尿病的典型臨床特點為發病早、體型消瘦、胰島B細胞功能逐新減退,常伴神經性耳聾或伴其他神經肌肉表現。
什么是線粒體
線粒體是細胞內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除了紅細胞外,幾乎所有細胞都存在線粒體。它是各種細胞代謝途徑中間代謝的重要整合者,包括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尿素循環、糖異生、TCA循環和生酮作用。此外,線粒體在其他重要的細胞過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包括氨基酸代謝、脂質代謝、血紅素生物合成、鈣穩態和細胞凋亡等[2]。
人類線粒體基因組(mtDNA)長16569bp,包括37個基因,編碼了2種rRNA(12S rRNA和16S rRNA)、22種tRNA(同樣轉運20種標準氨基酸,只是亮氨酸和絲氨酸都有兩種對應的tRNA)以及13種多肽(呼吸鏈復合物Ⅰ、Ⅲ、Ⅳ、Ⅴ的亞基)[3, 4]。mtDNA一般只通過母系遺傳,通過卵細胞將mtDNA中的遺傳信息傳給下一代,使得子代中mtDNA序列和母親一致。
認識線粒體疾病
線粒體疾病表型復雜,各個表型可單獨或重疊出現,主要引起腦病、心臟病、肝病、腎病、視神經病、糖尿病、骨骼肌病、胃腸肌病、周圍神經病、聽神經病等[3, 5]。
線粒體疾病按受累器官可分為線粒體腦病、線粒體腦肌病、線粒體肌病、線粒體糖尿病和線粒體耳聾等。線粒體疾病的異質性非常大,就以MT-ND6 m.14692A>G來說,該變異最早在3個糖尿病和/或耳聾的中國家庭中檢出,也有文獻在高血壓、擴張性心肌病家族中檢出[6-8]。
圖1 人類線粒體基因組的結構、熱點突變及常見臨床表型
圖源自文末參考文獻 [3],后經翻譯標注中文
線粒體疾病的診斷流程
一般的診斷流程包括臨床表現、生化代謝和影像學檢查等,當高度懷疑線粒體病時需進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結果為陰性時,應重新進行臨床評估,仍然懷疑線粒體病時,需要進行肌肉或皮膚活檢、病理學分析和呼吸鏈酶學檢測,同時進行組織標本遺傳學分析。
圖2 線粒體腦肌病診療流程
圖源《罕見病診療指南(2019 年版)》
線粒體基因檢測的臨床意義
線粒體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患者了解線粒體基因突變的風險,患者家庭也可以依據線粒體母系遺傳的規律,通過基因檢測篩查整個家族,從而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對已患病但尚未診斷的家系成員,可以早期識別并應用合理的治療方案,延緩疾病進展;對攜帶突變基因但尚未患病的家系成員,提前告知定期隨診復查,可用保護線粒體、改善線粒體功能和抗氧化的藥物來預防疾病。
適用人群
1)針對疑似線粒體疾病患者,做輔助診斷;
2)具有典型母系遺傳特征,臨床表現復雜無法確定病癥,做鑒別診斷。
迪安診斷WES檢測助力線粒體疾病診斷
迪安診斷全外顯子組測序產品目前已全面升級,升級后的WES檢測產品覆蓋了對線粒體全基因組的檢測,現在可自由選擇線粒體全基因組、線粒體與核基因組聯合檢測的方案,最大限度從遺傳學層次尋找致病原因,為進一步治療方案的選擇提供科學依據,為臨床的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https://www.ncbi.nlm.nih.gov/clinvar/variation/267298/
[2] Fang 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tochondrial diseases]. Zhonghua Er Ke Za Zhi. 2023;61(4):381-383.
[3] Gorman GS, Chinnery PF, DiMauro S, et al. Mitochondrial diseases.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2:16080.
[4] Rossmann MP, Dubois SM, Agarwal S, et al.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Dis Model Mech. 2021;14(6): dmm048912.
[5] McFarland R, Taylor RW, Turnbull DM. A neur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itochondrial disease. Lancet Neurol. 2010;9(8):829-40.
[6] Wang M , Liu H , Zheng J ,et al. A Deafness- and Diabetes-associated tRNA Mutation Causes Deficient Pseudouridinylation at Position 55 in tRNAGlu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6, 291(40): 21029-21041.
[7] Xu L, Wang M, Li H, et al. Mitochondrial tRNA mutations in 2070 Chinese Han subjects with hypertension. Mitochondrion. 2016 Sep:30:208-21.
[8] Qi Y, Wu Z, Bai Y, et al. Screening for Mitochondrial tRNA Mutations in 318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um Hered. 2022 Jan 6.